灰颈鹀的读音及拼音

弄清查询 > 拼音转换器 > 灰颈鹀的拼音及读音

灰颈鹀的拼音及读音

灰颈鹀的读音:huī jǐng wú

灰颈鹀的拼音:hui、jing、wu

灰颈鹀的简拼:HJW

灰颈鹀的首字母:H

灰颈鹀的首字拼音:hui

分字拼音:灰的拼音 颈的拼音 鹀的拼音

词语意思

灰颈鹀huī jǐng wú 灰颈鹀描述:中等体型(15厘米)的鹀。头清灰色,眼圈色浅,下体偏粉色,下髭纹近黄色。幼鸟及非繁殖期鸟色较淡,顶冠、胸及两胁具黑色纵纹。与圃鹀的区别在胸腹间无明显分界,且头蓝灰而非绿灰。 叫声:飞行叫声为轻柔的tsip,也作tchcup 叫声。鸣声从高栖处发出,声似圃鹀,为ti-ti-ti tiu-tiu-tiuu u,第二音音调最低。 分布范围:土耳其、伊朗、中亚山区至中国西部及蒙古西部。越冬于巴基斯坦及印度西部。  分布状况:亚种neobscura为地方性甚常见鸟,见新疆喀什西部、乌什、吐鲁番中部及天山等地的中海拔荒芜地区,繁殖于新疆西北部,冬季南移。 习性:秋季迁徙前结群并与其他鹀类混群。 保护:该物种已被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《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、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》。

网络释义

灰颈鹀(学名:Emberiza buchanani):体重19-22克,体长147-175毫米。嘴、脚红色,眼先和眼周白色,额、头顶至后颈、头侧和颈侧灰色。背灰褐色具细的黑褐色纵纹,腰和尾上覆羽纵纹不明显或无纵纹。颧纹、颏和上喉白色,胸和两胁淡红褐色或棕栗色。两胁沾灰色,其余下体白色或皮黄色,两翅和尾黑褐色。最外侧两对尾羽内翈大部分白色,翅具淡棕色羽缘。栖息于海拔1900米以下的山地灌丛,或山坡多石砾和石壁的荒野,有时也到耕地中。秋后游荡时结群,且多结成同性群体。秋季迁徙前结群并与其他鹀类混群。非繁殖期常集群活动。经常在地面单个活动,以野生植物种子、谷物、幼芽和昆虫等为食。繁殖期在地面或灌丛内...

弄清查询(nqcx.com) - 免费实用便民查询工具大全网
back_img
功能直达
热门应用
实用工具

热门查询 弄清查询为您提供拼音在线转换查询